一三年冬日旧文。
从《春宴》到现在,终于算是等到安妮的新作。其实也算不得新作,书中许多句子和语段都早在它处见过,熟悉的很。也正如作者所言,《眠空》的文字来自日记、笔录、杂录。然对这些话语,或是单纯觉得很美很温柔所以喜欢,或是觉得有诸多值得思考之处,便毫不犹豫入手了收藏,栖心安读。
◆关于装帧
精装向来为我所爱,能更好地保存书籍之外,触来手感也是极好的。没有讨人厌的腰封也甚得我心。然而封面设计不得不让人吐槽无力,封底露出的暗红一条总让人觉得是印刷的BUG,十分刺眼,也同整合封面的氛围不符。不过封底上的木叶丛里隐现的句子让人很喜欢,『无常逐一升起和熄灭,我对你赤子之心永存。』我第一眼便把这句摘写了下来,装进信封,待着一天送给一个人。
此外对于黑白印象,虽是我素来所喜爱的,但读罢了书后觉得,黑白的封面不适合《眠空》。我也不知怎样会更好些,只是觉得这样的色调有些怪怪的。安妮从零零年到一三年的这么多书里,我觉得非常合适的封面是零一初版的《八月未央》,零七年初版的《素年锦时》,零八年再版的《清醒纪》,还有一一年初版的《春宴》。
◆关于书签
我喜欢自带书签的书。一来阅读方便,二来觉得这是一种圆满。若无自带,我也常常会为书自制了特别的签,读完便夹在书里。安妮书多带书签,而且都让人很喜欢。《眠空》的签简洁大方,竖行印了书名和一句话。这句话让我望之便觉心柔如水。『唯愿无事常相见』。这需是一份怎样清浅温柔,却又恳切长久的情,怎能让人不动容。
◆关于文字
这才算是评到书的重点,我的废话似是愈发的多了……真是惭愧。文字很散,我摘录出许多句子。现下便笼统分类做一小感,也算是一些小小的收获吧。
◇关于生活
大多数人的生活,远望之现实,世俗,杂乱,拥挤。似乎就是这样的,这样的不讨人喜欢。然而静观之,却无端让人心生*静和安宁。我想起放假前,考试周的日子里,我在前往教室自习的途中,路遇清扫的保洁,砌墙的建筑工人,巡逻的校保……都是些再寻常不过的人们,为各自的生活忙碌奔波着,在深冬寒冷的风里把手脸都冻的通红。每次看到这些,我就会想,这是生活。不容装饰,不容虚构,不容美化或丑化的,实实在在的真实的生活,让人心生敬意,也无端感觉秩序和安宁。书言,『走路时,当下是全部。播下种子,让花开放,让果实结出。』
与此同时,生活如何,皆在心境。『生活还能是什么样子。心所要的,不是足够的多,而是足够的喜欢。』这句话我很早前便读过了,我摘写下来,在眉湖岸边,垂杨柳下,为之拍照定格。生活的根基是一颗*常心,有如花期一期一会,有条不紊,秩序井然,不禁令人安心。经历了年少时的虚狂、顽劣,醒时才发现过去的日子,竟都是像在泥潭里淌了趟混水,扰的他人不得安宁,也脏了自己的衣身。现下才是真切的感受到,生活的纯朴之可贵。何必不依不饶,何必追究探寻,生活原是安宁简洁,一切都好,让事情自己推动,等待自然地发生,静世安好。
『很想你亲眼看一看。我看很多东西都是美的。哪怕是普普通通的东西。别人看见,未必觉得有我说的那么好。』这话触了我心。我时常会觉得,在大多数眼里,我应是相当无趣的一个家伙。我似乎总有那么多东西想和你分享,一本好书,一眼美景,一副手作,一朵花开,这些令我欣喜的东西,都会忍不住想同你分享。然你的眼里,那些再寻常不过的事物,毫无美感可言,于是我的欣喜在你看来也是那般莫名其妙。对此我心觉遗憾,却哀而不伤。你只管走自己的路,同时也要尊重和允许别人走他们的路。
◇关于人情
长期读一个人的书,除了喜欢之外,很大的意义在于仿佛是能和作者一起成长。我是03年开始读的安妮,那时十一二岁,几乎是看不懂,纯粹是抱着猎奇的心理去读这种与众不同的文风。再后来自己的性格叛逆又乖张,对故事里那些有些阴郁的性格很是迷恋。有时候缺陷和弱点会让人迷恋。现在看来这样的心情真是任性极了,却也是成长里应然的一段吧。于是很快便再对那些故事没有感觉,也很久不再看安妮。《莲花》算是其中的一个转折点。
在我的感觉里,《莲花》以后的文字里,所涉及到感情的部分都清薄的厉害,有的见解甚至可以说是刻薄。然而不经意的,却也都能让我觉得轻柔和温暖。也恰是自己的情感走向,读到一些句子,忍不住想轻叹,原来也是有人会这样想的,抱着和自己同样的态度,书己不知当何书,言己不晓该何言。『淡如水,相见欢。告别之后,仍有余味。』之外,关于《眠空》中其他许多关于人情的句子的摘写,也都是这般沉静温绵,柔柔像一池春水,让人想起一句诗来,人间有味是清欢。于我而言,最可贵的人情亦是如此。
而人情,素来是薄凉的,这让很多人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充满戒备信任毫无。我也曾被此所损耗,走过很孤苦和悲伤的日子。后来我明白,有关人情的所有不愉快,不过都是自己在为难自己。没有人和你过不去,也不应有人左右的了你的喜乐。只要你愿意放过自己,便不会有什么痛楚。去年的岁末,木易给我的最后一条短信说,你对自己一向残忍。是的,当年关于他的种种,说到底我不过是在自己为难自己。暴雨突袭后,原是应山清水远才对。生活种种,人情不过其中之一。太过用力的牵扯,会让肝胆相照也变成一种负担,这不是我所希望的。
其实这本不是件能言说的事情,更理不清,也道不明。唯心怀善美,顺其自然,方能收获长久恳切深厚之情。若是终无法获得,亦无什么遗憾和缺失。本来此情,便不是一厢情愿的执念可以成就。『相互』一词在我眼中依旧无限美好,令人心感温存与安定。偏执所造就,一切不过都是幻影,不成形,不坚定,风吹即散,轻而易举便被损毁殆尽。
◇关于自我
假期和五三一于我而言都有着十分特别的意义。这几乎会是一段全封闭的日子,极少下山,更极少与人交流。多数时间被用来读书、写文、思考。什么书都会读,安妮之外的小说,散文,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传播学等都会涉猎,于此过程中打开一个全新的安静的却也丰实饱满的世界,在此休息修行,收拾身心。
安妮的书里,会有许多关于自我的阐述,先前的文字我感觉多是类似于对甚为女子的忠告——于是竟真的有些女孩子去照着书里的描写去生活了,从饮食、衣着到言语、行为,几乎把自己活成安妮笔下的女子。而这种刻意为之的生活状态,在现实生活里是极不令人喜欢的,甚至她们自己也不喜欢。经过刻意修饰的东西,缺失原应有的美感。我想这亦不是写书的安妮所愿。每个人,都有着最为适合自己的一种形态,一种生活方式,『事物只有在恰如其分的位置上,才能显示出它们独有的美感。』,为人亦是如此吧。而书中所言之道理,仔细想来便不难发现,那都是些最为寻常的道理,诸如尊重,宽容,笃信,自持等等。然而也许正是因为它们太*凡,才常常为我们所忽视,忽视这些质朴品质的美感,更忽视它们的力量。
在有一段时间里,我也曾把许多作者关于为人、关于自我的言语奉为信条,一一比照去生活,慢慢便发现自己是完全无法体会其中深意,更谈不上什么收获和成长。读书也好,学习也罢,所带给我们的,当都是些潜移默化的东西。你说不清你收获了什么,甚至会觉得一无所获,心空如也,然而有些东西却已经默不做声地渗入到你的身体内、你的生活中,慢慢地改变这你的态度,成熟着你的思想,甚至静美了你的容颜。然我们所看所读所听所学再多,也都是别人生活或是为人之体会,可用来思考,分辨,感悟,最终有了自己享之安然愉悦的生活,有了不断成长和更为自足的自己,而非去模仿甚至复制。
我很喜欢『安身立命』这个词语。同时也觉得这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小语/2013年2月)
本文作者:语十七
何不取悦自己。
对电子产品来说,拥有一个好的防水
红魔7S这款游戏电竞手机让广大消
iOS16公测版Beta1已经来
现在很多手机都取消了3.5mm的
如果的安卓手机在性能、颜值等各个
红魔7S Pro屏下摄像旗舰手机
小米12Pro天玑版这款手机搭载
努比亚Z40S Pro直屏旗舰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