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每年的惯例,七月份的天气已经是非常热了,而且七月份有两个重要的节气小暑和大暑。那么,2017年小暑会很热吗?2017年小暑热还是大暑热?
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到了大暑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小暑时节,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盛夏开始,气温升高,并进入伏旱期;而华北、东北地区进入多雨季节,热带气旋活动频繁,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开始增多。
小暑节气天气特点:南方雷暴、华南高温伏旱
小暑前后,**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进入雷暴最多的季节。雷暴是一种剧烈的天气现象,常与大风、暴雨相伴出现,有时还有冰雹,容易造成灾害。华南东部,小暑以后因常受副热带高压**,多连晴高温天气,开始进入伏旱期。**南方大部分地区这一东旱西涝的气候特点。
小暑节气天气特点:淮河、秦岭一线降水增加
小暑开始,江淮流域梅雨先后结束,东部淮河、秦岭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开始了来自太*洋的东南季风雨季,降水明显增加,且雨量比较集中;华南、西南、青藏高原也处于来自印度洋和我国南海的西南季风雨季中。
小暑节气天气特点:长江中下游雷雨频频
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则一般为副热带高压**下的高温少雨天气。也有的年份,小暑前后北方冷空气**仍较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南方暖空气势均力敌,出现锋面雷雨。小暑时节的雷雨常是“倒黄梅”的天气信息,预兆雨带还会在长江中下游维持一段时间。
绿树浓荫,时至小暑。南方地区小暑时*均气温为26℃左右,已是盛夏,颇感炎热,但还未到最热的时候。常年7月中旬,华南东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可开始出现日*均气温高于30℃、日最高气温高于35 ℃的集中时段。
选取了31个省会级城市进行比较。小暑采用7月7日-22日*均,大暑采用7月23日-8月7日*均。比较了*均气温、*均最高气温、*均最低气温(数据都是1981-2010年30年*均)、极端最高气温(1951-2013年小暑和大暑期间的最高值)四个要素。
1、*均气温:
北方 小暑 4胜1*10负 大暑
南方 小暑 5胜1*10负 大暑
全国 小暑 9胜2*20负 大暑
2、最高气温
北方 小暑 6胜1*8负 大暑
南方 小暑 4胜0*12负 大暑
全国 小暑 10胜1*20负 大暑
3、最低气温
北方 小暑 1胜0*14负 大暑
南方 小暑 5胜1*10负 大暑
全国 小暑 6胜1*24负 大暑
4、极端最高气温
北方 小暑 8胜0*7负 大暑
南方 小暑 3胜1*12负 大暑
全国 小暑 11胜1*19负 大暑
比较四个要素,一方面是数据更加全面,一方面也能看到数据背后的一些天气原理。从全国的角度看,四个指标,大暑都赢了,在最低气温上优势最明显。不过在极端最高气温上,北方区域,小暑险胜大暑。
这是因为大暑期间,通常空气湿度更大,天气更闷热。而湿度大,不利于出现极端高温,所以在*均最低气温上扩大了优势,但是在极端最高气温上,小暑可能会更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