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马踏飞隼等,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江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马踏飞燕身高三十四点五厘米,身长四十五厘米,宽十三厘米。“马踏飞燕”自出土以来一直被视为**古代高超铸造业的象征。
1983年10月,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旅游标志。1985年铜奔马以“马超龙雀”这个名称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旅游业的图形标志,并一直被沿用至今。1986年被定为国宝级文物。
从力学上分析,马踏飞燕为飞燕找到了重心落点,造成稳定性。这种浪漫**手法烘托了骏马矫健的英姿和风驰电掣的神情,给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感染力。既有力的感觉,又有动的节奏。马踏飞燕也是**青铜艺术的奇葩。
不知何时,雨已停了,可楼顶的积水,不知滴在哪家的雨棚上,发出啪嗒,啪嗒声。心里一些回忆,盈满心房,那萱草一样的心念,在一场雨落后,详与一片。
本站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由用户上传分享,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文章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