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座流星雨是威廉·F·丹宁在20世纪的中叶发现,它的活跃期是从12月17日至26日,通常在12月22日达到极大,其辐射点接近小熊座的β星(**古代称北极二或帝星)。因此在北半球大部分地区,它始终都在地*线以上,但在极大期间,其地*高度较高的时刻还是出现在后半夜。
小熊座流星雨的母体彗星是8P/塔特尔,其公转周期为13.6年,上次回归近日点是在2008年,但当年该流星雨没有明显的活动,反而是在远日点期间,也就是2014年和2015小熊座流星雨被监测到有流量上升的情况出现,这充分说明该流星雨目前还很难被预测。在过去的70多年里,小熊座流星雨至少产生过两次大爆发,在1945年和1986年,当时理想状态下每小时最大天顶流量达到了50左右。而在通常年份,即使在极大期间,每小时最大天顶流量只在5到10之间。
夜,静谧,雨亭里,研一方弦月砚,狼毫蘸落无声,墨染月思霜华,掬几滴残云露,撷几片冬落花,畅调,酌词,渐起月思。
本站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由用户上传分享,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文章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