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缝的防治措施
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在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工作性的情况下,应尽可能的降低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
2、增配构造筋提高抗裂性能,配筋应采用小直径、小间距。全截面的配筋率应在百分之零点三至百分之零点五之间。
3、避免结构突变产生应力集中,在易产生应力集中的薄弱环节采取加强措施。
4、在易裂的边缘部位设置暗粱,提高该部位的配筋率。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
5、在结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施工时的气候特征,合理设置后浇缝,在正常施工条件下.后浇缝间距20至30米。保留时间一般不小于60天。如不能预测施工时的具体条件,也可临时根据具体情况作设计变更。
6、严格**混凝土原材料的的质量和技术标准,选用低水化热水泥,粗细骨料的含泥量应尽量减少。
7、**混凝土的水灰比,减少混凝土的坍落度,合理掺加塑化剂和减少剂。
老师是我们的恩师,老师是我们的母亲与父亲,老师是一个教我们明白世间道理的人,老师是一个让我们成才的一个伟人,老师是辛勤的园丁,让我们健康成长
本站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由用户上传分享,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文章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