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在商至魏晋时代,因为当时还没有纸,人们只好把文字写在狭长的竹片或木片上,竹片称“简”,木片称“扎”或“牍”,这种竹片或木片,通称为“简”,一块简只能写几十个字,记载一件事,因而往往需要很多块“简”,为了查找方便,人们就用熟牛皮条把这些简按次序串编起来,称之为“册”,“册”字很像几片竹简用绳子串在一起,后来,书写的材料逐渐用纸代替,印出的文章装订成书仍沿用了“册”这个名称,如今“册”已演变为量词。
风的味道蔓延**那舒展在桌子上的一纸素笺。轻点墨染,和着清风,满纸飘香。这六月的清风啊,好似一股清凉的甘泉,滋润了整个心田,也芬芳了一砚翰墨。
本站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由用户上传分享,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文章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