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管。**第二代电子计算机的生存期大约是1957-1964年。其软件开始使用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语言,如fortran、algol等。**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于1967年制成,运算速度为每秒五万次。第二代电子计算机的应用范围从科学计算扩展到数据处理、自动**、企业管理等领域。
1956年,国家成立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备委员会,科研人员开始对计算机技术快速地消化吸收。国营738厂用时8个月,完成了第一部计算机的制造工作。
1958年8月1日,这部计算机完成了四条指令的运行,宣告**人制造的第一架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的诞生。虽然起初该机的运算速度仅有每秒30次,但它也成为**计算技术这门学科建立的标志。
103机研制成功后一年多,104机问世,运算速度提升到每秒1万次。1964年,第一部由**完全自主设计的大型通用数字计算机229机研制成功,运算速度提升到每秒5万次。随后**计算机的研发不断加速和升级,并创造着更多的第一。
1973年,**第一部百万次集成电路大型计算机150机研制成功。紧接着1983年,**第一部每秒运算亿次级计算机银河一号问世,它将**带入了研制巨型机国家的行列。
最终的结果还是这样一个没有结果的结果、心撕心裂肺的疼。
本站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由用户上传分享,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文章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