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蒿,又称芦蒿。植株具清香气味。藜蒿的嫩茎叶可凉拌、炒食,根状茎可腌渍。那么藜蒿应该如何栽培呢?
分株:
5月上、中旬,在留种田块将藜蒿植株连根挖起,截去顶端嫩梢,在筑好的畦面上,按行株距45×40厘米每穴栽种1-2株,栽后踏紧浇透水,经5-7天即可活棵。
压条:
每年7-8月将半木质化的茎杆齐地面砍下,截去顶端嫩梢,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35-40厘米开沟深5-7厘米,将藜蒿茎杆横栽于沟中,头尾相连,然后覆土,浇足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促进生根与发芽。
扦插:
每年6月下旬-8月,剪取生长健壮的藜蒿茎杆,截去顶端嫩梢,将茎杆截成20厘米长小段,在筑好的畦面按行株距35×30厘米,每穴斜插4-5小段,地上露1/3,踏紧浇足水,经10天左右即可生根发芽。
栽茎:
四季均可进行。地下茎挖出后,去掉老茎、**,剪成小段,每段有2-3节,在筑好的畦面上每隔10厘米开浅沟,将每小段根茎*放在沟内,覆薄土,浇足水。
条播栽种:
种子繁殖3月上、中旬将藜蒿种子与3-4倍干细土拌匀直接播种,采用播、条播均可。条播行距30厘米左右,播后覆土并浇水,一般3月下旬即可出苗,出苗后及时间苗、匀苗,缺苗的地方移苗补栽。
整地施肥:
选择前茬为非菊科作物、灌溉条件好、土壤肥沃的砂壤土为宜。栽种前进行耕翻晒(冻)垡,结合施足底肥,每亩施腐熟猪、牛、粪3000-4000公斤或腐熟饼肥150公斤左右,整地作畦,畦宽1.5-2米,深沟高畦。生长期间,9-10月份进行一次追肥,每亩用尿素10公斤,撒施并结合浇水,以促进藜蒿的营养生长,防止后期早衰。
**杂草:
藜蒿地下茎主要分布在5-10厘米土层内,栽种活棵后,要及时拔除田间杂草,促使根系发育良好,累积更多养分。
浇水保湿:
藜蒿耐湿性很强,不耐干旱,高温干旱季节要经常浇水,保持田间湿润,促进生长。
病虫防治:
藜蒿生长期间病虫害时有发生,主要有蚜虫、虫瘿、玉米螟、棉铃虫、刺蛾及藜蒿大肚象等害虫,可用抑太保、卡死克、菊脂类等高效低残留农药进行防治。
大棚覆盖:
藜蒿地上部被严霜打枯后,应齐地面砍去藜蒿茎杆,**田间枯枝残叶和杂草,浅松土,每亩撒施尿素10公斤或复合肥80公斤,浇足底水,5-7天后扣棚盖膜。一般在22月下-12上进行,同时用地膜直接浮面覆盖在植株上,棚四周压严压实。如土壤湿度过大,则地膜覆盖可推迟进行。晴天中午要在背风处通风换气以降低棚内空气湿度。
收获管理:
藜蒿栽培有露地或设施栽培,设施栽培藜蒿可采用多种不同的覆盖方式,分期分批覆盖,可提早上市,排开上市,均衡供应。大棚覆盖栽培藜蒿,一般覆盖后40-45天,株高20-25厘米时即可采收。露地栽培藜蒿,随着自然界温度变化自行萌发,当日*均气温12-18℃时,嫩茎迅速生长,4月上中旬是露地藜蒿上市高峰。
采收注意事项
采收时,用利刀*地面在藜蒿基部割下,嫩茎上除保留极少数心叶外,其余叶片全部抹除,扎捆码放在阴凉处,用湿布盖好经8-10小时的简易软化,即崐可上市。大棚覆盖藜蒿,第1茬采收后,应立即**杂草、残枝落叶,并追施肥水,每亩追施5-10公斤尿素,覆盖后管理同上。这样再经45-50天,即收获第2茬。一般大棚藜蒿冬春季可收获2-3茬,亩产量达800-1000公斤。
本站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由用户上传分享,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文章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