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满思绪,屋内尽是清冷之意。潺潺琴音,传进耳里,竟似在话别离。
不是故事,却是故事。
苏家是富足人家,传闻苏家有一女,明眉皓齿,亭亭玉立,人人唤,苏家姑娘。
苏家姑娘,年方16,已过及笄之年。
苏家姑娘抚得一首好琴,九弦琴,比起古筝,琴音节节悲哀。未过门的女子不得出门,苏家姑娘深藏闺阁,每日闲时,便坐落于亭台之上,芊芊玉指,辗转琴弦,却常常轻叹。
这琴,是苏夫人在行笄礼之时送给苏家姑娘的,苏夫人说:”这琴虽是普通,来日,或许能救你一命。切记好好保管。“
苏家姑娘郑重地点了点头,还有些稚嫩的脸上露出一丝丝沉稳,大家顿时都笑了,即便及笄,也还是孩子,何须如此凝重。
一日,苏家来客。苏家姑娘被唤见客,整理仪容时,婢女们暗自发笑,贴身丫鬟悄悄伏在苏家姑娘的耳边道:“来者是老爷旧时,带着自家儿子来拜访,虽说是拜访,但明里大家都知晓,这是给您说亲呐。”
苏家姑娘娇嗔地推了丫鬟一把,秉着好奇之意步入大厅。
“这便是小女了,阿苏,过来见过秦公。”苏老爷对坐着旧时,两人看上去甚是欢喜。
“阿苏见过秦公。”苏家姑娘微微福了福身。
“请起请起,真是个标致的好姑娘。”秦公做了个虚扶的姿势,一旁的秦家公子竟失了神,一袭素衣,点点胭脂,气质清新如兰。
苏家姑娘对着秦家公子微微一笑,竟勾不回秦家公子的魂。苏家姑娘稍稍打量了一番秦家公子,气质儒雅,五官甚是清秀,有读书人的作风。苏家姑娘望着痴痴的秦家公子,终是忍不住扑哧一笑。秦家公子这才清醒,好一阵尴尬。
苏家姑娘深知爹与秦公有话要说,告知一声,便离席。
饭饱之余,秦公有些乏了,由侍女扶着去客房休憩。秦家公子便独自在后花园散步,忽而一阵琴声传来,乐曲悠扬,汩汩韵味。
秦家公子觅声寻人,果然在亭间看见一抹倩影。秦家公子走上亭台,坐在一旁,斜靠在横杆上,闭着眼睛,仿佛因琴声而陶醉。尾音落下,秦家公子拍了拍手,声音温润:“苏家姑娘果然有得一身好琴技,只是不知为何,鄙人在琴声中,听到一丝苦涩。”
“哦,小女子身处佳境,衣食无忧,不知公子所说的苦涩,是指什么?”苏家姑娘挑了挑眉,尽显调皮模样。
秦家公子笑了笑,默不作声,而是指了指天上飞过的大雁,已是入秋,成群的大雁渐渐南飞。
苏家姑娘一愣,随即笑了起来:“秦家公子堪比钟子期。”
秦家公子眼神突然深邃,他定定地看着苏家姑娘,一字一顿地说:”可你不是我的俞伯牙,我望你是我的妻。“
夜晚,苏家姑娘失了眠。辗转反侧,耳里竟都是秦家公子的声音,他望,我是他的妻。苏家姑娘红了脸,在月光的映衬下,胜似芙蓉。
秦家人要归家了,临别时,秦家公子轻抚苏家姑娘的长发,柔声道:”等我消息,我定娶你过门。“苏家姑娘羞涩不语。
苏老爷与秦公看在眼里,喜在眉梢,这亲,必是结下了。
谁知风云变。官府捉人,说是苏家与乱*勾结,要铲除余孽。苏老爷与苏夫人含冤自尽,贴身丫鬟强行将苏家姑娘的衣裳与她对换,丫鬟顶替**入狱。
苏家姑娘痛不欲生,从此,苏家灭。苏家姑娘改名换姓流落他城,以卖艺为生,却因相貌姣好,常遭调戏。”幸得有琴伴左右。“苏家姑娘想起自家父母,想起苏家过往,忍不住暗自垂泪,旧时,不惜好,日日盼着能如大雁般**飞,而如今,飞是飞出高墙了,却再也寻不到觅脚处。
一方纸帕递了过来,苏家姑娘缓缓接过,刚要道谢,却忽然止住了泪。这一流落,竟到了秦家居住的地。
秦家公子大惊,扶起苏家姑娘,轻轻用手拭去苏家姑娘眼角的泪水:”是你,真的是你。那日一别,竟以为再不能相见。“秦家公子的声音微颤,却是止不住心喜。
苏家姑娘止不住颤抖,声音断断续续:”是我,可也不是我。“
秦家公子一把拖住苏家姑娘的手:”不管你是谁,我只知道,你是我未过门的妻。府上之人都在相传,说街边有一绝色女子,谈得一手好琴,闻音却是细细的悲凉,我便在想,是否是你,可想起苏家之事,断不敢妄想。如今,我感恩上天,原来你还好好的。”
苏家姑娘心存感激,她从不曾想过还会与秦家公子相遇,她以为,总归是有缘无分,只能将这情愫暗藏心里。她就这般,静静地,望着眼前人,她知,这便是她一生的归宿。
今日,秦家公子大婚,新娘是街上卖艺的琴师。无人异议。往时瞧见苏家姑娘,大家也认为这姑娘不似贫困人家的姑娘,生得如此娴静,举手投足间都是大家闺秀的模样,隐约流露出来的凄凉,在这里人们看来,不过是家道中落的**罢了。
故乡里,再无人记得苏家,苏家姑娘已作秦家妇。
本文作者:之人
赢了经验,没有输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