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开始写第一篇有关扬州的回忆录时,早就打好算盘,将最后一个篇章留给这个曾做过扬州总管的人。为此我特意在每一章的标题上做了点小小的手脚。如果你有仔细看过我所有关于扬州的文章,一定会记得我前后共用了四句小标题,它们分别是“暮江*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以及“潮水带星来”。是不是发现了什么?没错,这是一首诗。这首诗的名字叫《春江花月夜》,作者***杨广。
他是一个一直被误解的帝王。世人总说他奢靡、贪图享受,为了看琼花才挖了大运河,可只有曾经在江南作战的晋王,才知道那密集泥泞的水网对传统的货物运输有多么地不便和费力;世人总说他大兴土木、不惜民力,可兴修东都还不是为了便于贯通南北,强化管制;世人还说他穷兵黩武,屡征高句丽,可他也不过是想让天威浩荡,万邦来仪。
他是最优秀的王子,人称“美姿仪,少聪慧”。13岁封王,被杨坚委以重任,拱卫京城;20岁挂帅,*定南朝灭大陈;任扬州总管,**南方**;随后北上,击退过突厥进犯。他想做个好**。从即位那天开始,他就在为自己构想中的恢弘国政努力着。对外开疆复土,贯通丝绸之路;**创建科举制,打破氏族贵胄对官职的**;打仗身先士卒,亲征吐谷浑;修身饱读诗书,写得一手好诗文。疏通大运河,泽被千年,直到今天还是南北水系的重要枢纽;就连春季迎风飘扬的柳树,也曾因是他最爱的树木,而获赐国姓,自此被人称为“杨柳”。
他不过有着一颗不羁的心。他想做得更好些、更快些。可是他忘了,他接手的还是一个历经战乱、**、尚未融合的**,那些受苦的百姓们需要更多的生息和修养。拉紧的弓弦能射出百步箭,可用力过猛,再坚韧的弦也有断裂的一天。于是,民反了、国亡了、人也丢了命,死后还被赐了个不怎么好的“炀”字,连墓都不知道在哪里。
如果时间可以倒转,他若知道那个最后的结局,愿不愿意回到纯真的童年,在父王母后的温暖中,不再长大?还是一如既往,哪怕生命的最后,不得不感慨于无力回天的悲戚呢?
公元2013年4月,扬州市一处房地产项目施工时发现了两座古墓,其中一座的墓志显示墓主为***杨广。或许从这一刻,历史将会告诉我们一个真正的晋王,还原一段被风尘泯灭掉的**。
寒鸦飞数点,
流水绕孤村。
斜阳欲落处,
一望黯消魂。
本文作者:小鱼的卡奇
自命不凡的*凡小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