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想起了高三时候。
一群小姑娘小伙子年轻气盛,遇事非要争出个所以然来。无论面对黑板上的几何图案,或是爱的人,都一样。
我始终想不起来,毕业之后究竟发生了什么,总觉得与故人相距咫尺却又好像,天涯之隔。
以前班上的群组,因为班**的加入变得鸦雀无声,但我们依然默契地重新组群、加群,而后继续背着她肆无忌惮地骂娘。
而现在一切好像都是自然而然地,彼此沉默了。群里唯一可能出现的消息,是同学被盗号后发的广告,是大清早约网吧开黑,是节假日时索要红包的大义凛然。
临近期末时在群里发消息,听说新开了个电影院,假期回去约啊。收到的回复是,你请就约。
我没再回复,默默地继续屏蔽了群组。
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不再那么熟络了,每天炫耀着自己在大学里的生活。
吃着百元的午餐,穿着名牌的衣服,享受着以前生活的城市所没有的一切,假装已经融入了这个国际化的大都市。
可是走在霓虹灯闪烁的夜景之中,有时候会不会突然觉得,这灯光其实根本就不是属于自己的?
女孩开始浓妆艳抹,希望所有人都知道,是大学让自己变成了女神,也希望所有人都承认自己瘦了,变美了;
男孩开始谈恋爱——某个富家女在追自己,又睡了哪个漂亮的女朋友,这些成了标榜自己多么受欢迎的谈资。
女孩们开始谈论化妆品和**代购,男孩们开始谈论哪款避孕套更好用。
每个人都变冷漠了,可不太想承认。
宁可宅在家里,推迟着约见老友的时间,也不愿意打开微信寒暄几句;可另一边,又希望他们没忘记我,还能在某天想起我们曾经那么亲密。
偶尔会觉得,是不是太自私了?明明自己没有主动表现出珍惜,凭什么还要求别人依然真心待你呢?
有时候在朋友圈里看到高中好友发的状态,照片里的人我不认识,文字里描述的事我没做过,下面的评论我看不到。
这世界上的人本来就是来来去去,念旧应该是个坏毛病。都说高中时候的情谊是一辈子,是我的问题吗?怎么这么快就感觉不到了。
理应开心的,因为你我他,都遇到了新的朋友。
>>
想起曾经晚自习时候,前后桌就在老师眼皮子底下玩真心话大冒险,乐得哈哈大笑。第二天早晨在教室外罚站,被班**好好教育一番。然后继续死不悔改。
而如今,没有了晚自习,更没有了前后桌。我们很少联系,变得没什么感情。
我们可以一整个假期不见,不说半句想念,很久没有坐在一起吃饭,连微信也很久没联系。
不知道下次见面是哪天呢,谁会**动联系谁呢?
我们迫不及待地毕业,迫不及待地进入大城市,迫不及待地恋爱和分手,迫不及待地忘记曾经卑微、渺小的自己。
时常还会想起以前吵吵闹闹的日子,可是回不去了。三角函数、季风寒流、化学公式,最终还是成为了过去式,当时叫嚷着无比煎熬的漫长高三,其实很短暂。
以后我们会变得功利,变得物质,变得更加迫不及待——迫不及待地用最快的节奏适应社会和身边人事物的更替。
真正能为你奋不顾身的朋友,真正能想起你的朋友,还能有几个呢?
城市越大,天空反而看不到几颗星星,到处都是街灯在眨眼睛,或是偶尔飞过一架飞机,亮着灯,不留痕迹。
以前的朋友就像星星,越来越少了,也不再在黑暗中为你闪烁。
三五知己好友,最是难能可贵,莫待彼此疏远时才觉可惜。
“嗨,好久不见,挺想你们的。
“改天见一面吧,去哪儿都成。
这应该就是最好的延续。
希望你们过得都好,这就是我最大的心愿啦。
原文来自:城不南
本文作者:荏城
你闻讯赶来,我大喜过望…… 新浪微博:@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