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斯蒂芬·金的原著
《***的救赎》是著名作家斯蒂芬·金杰出**作,这本书收入斯蒂芬·金的四部中篇小说,分别是《***救赎》《纳粹高徒》《尸体》和《呼-吸-呼-吸》,四篇小说中有三篇被改编成轰动一时的电影的记录。其中最负盛名的便是曾获***奖七项提名、被称为电影史上最完美影片的《***的救赎》。这部小说展现了斯蒂芬·金于擅长的惊悚题材之外的过人功力。书中的另两篇小说《纳粹高徒》与《尸体》拍成电影后也赢得了极佳的口碑。其中《尸体》还被视为斯蒂芬·金最具自传色彩的作品。一部不容错过、让人手不释卷的杰作,带你体验如同四季变化般的人性绝望与希望之旅。
每一次看《***的救赎》,总会觉得内心有种喷薄而出的东西,好似自己多年试图寻找的,又好似一直以来都存在的。
我还记得,第一看《***的救赎》的时候,当时的自己是充满惶惶然的,总想找一种东西安抚自己的内心,迫不及待想要找到一种救赎自己的圣物。对,就是圣物,《***的救赎》对我来说完全称得上“圣物”二字。后来,J说,去看看《***的救赎》吧,你肯定会感触良多。于是,当看了第一次之后,便有了第二次,直到现在百看不厌。记忆之中,似乎还没有那部电影会让自己痴痴着迷。
那时的自己,有太多的不确定,不确定的学业,不确定的未来。总觉得未来好渺茫,而自己还是一个尚未挣脱牢笼的雏鸟,迫不及待的想要飞,可是还没有完全***,便重重的摔倒。多么幼稚和可笑。
高四的生涯,充满了太多的艰辛与难以预知的压力,我在那一年始终坚持着不放弃,我想学安迪的精神,不放弃便***,可是,终究在一次次考试失利后,我开始怀疑自己,这么努力到底换来了什么?
那天,和老班请了半天假,出去散了散心,然后便又溜到网吧,再次重温了《***的救赎》,影片结束,我起身离开。坐到公园的石凳上,深思良久。最终,我告诉自己,不可以辜负那些努力过的曾经,即时再不堪,那又如何,努力过,就好。
我喜欢电影中的一个镜头:安迪和海利谈判,帮其逃税,只为换来请瑞德等人喝三瓶啤酒。而当瑞德等人喝到*****来之不易的酒时,安迪却背靠在凉荫下,脸上挂着奇异的微笑。
不知为什么,看到这样的镜头,总会想起那些年与我一起奋斗过的伙伴们,一起同甘共苦,一同走来。相约彼此,一生朋友。如今,你们好么?
我欣赏安迪的精神,正如仰望一位伟人。我敬爱老布,这个可亲可悲的老人,以一种诀别的姿态离开了世界。老布,这个在*****呆了50年的老人,离开**之后,竟然无所适从,心酸的生活最终逼着老布以决绝的姿态走了。社会,真是一个巨大的**啊!
我怀想,我所遭遇的生活,挣扎着彷徨着困惑着难堪的,一切的种种好似让我的幼稚渐渐退化,渐已活脱出一种全新的自己来,就好似安迪最后那沉默而不屈的抗争,那隐忍外表下的智睿,有太多的人都不及。
所有的一切,不过是为后来作准备。我深信这句话,所以,不要急,慢慢来。
生活的种种,不外乎是磨砺自己的强石而已。在那些异常艰难的日子里,我还是咬着牙,坚持了下来。我反复告诉自己,没有什么不可忍耐,你要是耐不住,就成不了。至今,这些充裕在脑海的思想依旧未泯灭,焕发勃勃的生机。我知道,未来,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那些日子,每当坐火车回家,总会买临窗的票位,那些在眼前晃动过无数次的景色依旧那么让人着迷,犹如《***的救赎》一样,内心的欢盈之色难以**。欲欲跃试的神情竟然随着火车的“嘎噔”声,时光的“轰隆”声,变得明朗起来。高考要到了罢,我默默的告诉自己。
如今,一切已过,再回首时,那些明明灭灭的路途经过依旧清晰如昨,不曾忘记,永远的刻骨铭心。我已长大,岁月安好,莫不如是。
我感谢曾经的自己,淡然现在的自己,仰望以后的自己。
安迪说“反正人只有二选一,要么忙着生,或忙着死。”影片随这段文字一样,即将步入结束。安迪的抗争在这最后表现的淋漓尽致,无懈可击的计划,忍辱负重的爬行,最后换来了真正意义上的救赎。我不禁热泪盈眶,生活何尝如此,最后的最后,一定会是一片明朗朗的晴天。
看着影片的结尾,我的文字也该结束了。这部陪伴了我经历**小小困难的电影比任何一样东西都珍贵,我今天把它分享出来,只为告诉大家,希望永长在,只要不放弃。未来还是你自己的。双手的存在,不仅是为了生活,更是为了**心中的信仰。为了梦想,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勇敢去追。
在灵魂的深处,每个人都有渴望的**!而救赎你自己的,其实只有自己。
本文作者:七爵曜
安静,等待,破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