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无法与失恋划清界限。对我来说谈及爱情,总能信手拈来无数浪漫情节贯穿于故事始末。的确,除了恋爱之外,我再也想不起任何一件事,对我的改变是如此之大。再精彩的故事终究该有个人愿意听完才好,再也没有出现过像她一样肯听我把故事说完的人,乃至故事变得越来越长,越来越难以启齿。偶然间有说故事的冲动,却发现故事里的姓与名我只能忍心说出几个。而且我还不能肯定是否把姓名和容颜对应清楚。如果就此便开口胡言,未免太不礼貌。况且她们都和我讲过再见,就算百般诚恳的慰语也好像是我的不舍,毕竟是我爱过的人,我又怎么忍心难过的描摹褪色。
男人的想象空间天生比女人宽敞明亮,而女人更善于捕捉故事中的细微末节。想象如此,生活同样。有时候只是心情好才会向我打招呼的关系,我却觉得我们已经爱过。这样的轻浮,难以改变,若不趁早说出口,恐怕日后难以收敛。
印象中,我的恋爱次数远远超过失恋次数。推算下来,迄今为止理论上单身的人怎么也不该是我,可单身确实清清楚楚的发生在这个不吵不闹找不到自己的年纪中,已然一年之久。
又临雾晨,每天总是在突然间发现背后的世界逐渐步入明亮。雾,是美好的事物,何时出现都有着扣人心弦的效果。况且也没有人愿意把这世界看的清清楚楚,就算不能回头。我的思绪停留在几十个小时前销毁的照片上,她手上的婚戒晃得我难以安眠。伴着刻意抵抗睡眠的羡慕,看了一部微电影《结婚》。
好的电影,音乐,广告,文字往往都有骗人入伙的本事。
电影很短,情节*淡,对白空虚,难得之处是结尾处留给观众的想象空间极大,那感觉真的不能用语言讲出来,像是用粗暴的方式撬开一扇门,打开之后竟然发现里面钥匙一地。从片头曲到结尾字幕,导演的目的似乎只是想选择合适的时机让观众明白一句话。
“这是一个结婚不再因为爱情的年代,这是一个恋爱不再因为爱情的年代,这是一个失恋才因为爱情的年代。”直到电影结束,它才出现在谢谢观赏的字幕前。
生活催促着我们在特定的年纪里必须做一些事情。世上本不该有什么事必须做,做的人多了,质疑的人少了,就有了必须。比如电影中的结婚,比如生活中的失恋,比如我有话要说的单身。在必须做的事情中,我无法判断周围做过的人是否真心。事与愿违与心甘情愿之间,那个我想知道的答案,有些人这辈子就是不打算亲口告诉我。
真的是,少有人死的明白,少有人喝的痛快。那些我曾经断定会陪伴我很多年的人,如今都像她手上的戒指,不知戴在谁的手上。就算我现在一个人,可也从未想过再去打扰她们,巧合的是她们也不曾想来打扰我。
耐心回味有爱十面埋伏的日子,真的是无数次在心中大喊“放我出去”。其实,要么是别人在谢幕前对我不予理会,散场后我心甘情愿被困惑好多年。要么是,一拍两散时我尚有不甘,不愿和对方解释,蓄谋的想要学着别人对我的方式困扰对方。
迈着这样昏暗的步子潜行,也就走到今天这样一个没有人愿意听我讲述故事,也没有人愿意去听我解释的处境。
我并不是要在缅怀她的时候小心翼翼渲染,因为确实有难过,确实比从前快乐,还有很多人和事会面目全非,就算现在再次出现一个人愿意听我把故事讲完,其实我也真的说不出什么来。
在这个冷漠的世界中求生,求爱,求安静,求解脱。怎么都觉得只有一个人才能相对风*浪静。总是与大多数为敌,总是与环境格格不入,总是挑衅习惯,总是与规矩横眉冷对,但又从来不去义正言辞的讨伐,而是偷偷摸摸用歪理邪说泼冷墨。这是我对待爱情的方式,也是爱情对我冷漠的塑造。保存着温度,保存着眼神,保存着态度阴冷的活下来,活下去。
也许只有这样,才能长久的保存着随时随地过期的爱情。
昙心 杂文集 《非黑即白的灰》
淘宝地址 http://rrurl.cn/eQgF9x
这里售出的每一本书 都是手写扉页 签名版。
昙心
本文作者:昙心
曾经是个**,现在是个书生;偶尔做回英雄,其实是个孩子。 新浪微博@昙心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