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人记得电影《剑雨》里面最后几句话:“我愿化身石桥,受***风吹,***日晒,***雨打,但求此女子从桥上走过。”电影情节我是记不得了,不过倒一直记得这几句台词。化身石桥的故事来源于佛经,一说这故事来自佛陀阿难关于《千年等待》的对话。小时候跟着经典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哼起的那句“千年等一回,我无悔啊”我想是大部分80后都记得的。当然那时候根本就不理解这简单话语里面的沉重。你愿不愿意化身石桥等了一个***的轮回后又盼着下一个千年的轮回。当然文艺作品故事不能完全等同于现实生活。那么,这世界到底有没有那么一个人或者一件事让你甘愿等下去。你又是不是有耐心等到你理想的那个灵魂伴侣?
当我想你的时候,我会等。可是,有时候我在想,生命的**到底是什么,既然每个人都得等,那么具体要等到什么时候,有没有这样一个时间表。显然,没人能知道你人生中的那张时间表到底是怎么书写的。因为,所有这张表的进程都在随着你自己每一分钟、甚至每一秒钟做的选择而发生着改变。个体生命存在的时间就是那么短,这个就像一个瓶子的固定容量。先放什么东**去,占多大空间都是选择。如果你先往瓶里装了一瓶水,那么就不可能再放一些石头了,能放的就是溶于水的物质,比如糖或者盐之类。取舍之间就微妙地改变着瓶子的可存储空间,因此,事情在我看来都不是注定一成不变的,而是每一个瞬间都在发生着改变。没有人有责任告诉你,你必须要坚强、必须要独特、必须要叛逆,生活也不是必须要苦涩和辛酸。只不过,最好还是先把自己觉得重要的东西放进去。
你有没有那样的生**验:一眼万年。你会不会在遇见某个人第一眼时就认定你们可以成为朋友,他(她)就是你眼中的戈多。你们的相遇会成为彼此生命里一道刺眼的光。照亮你们彼此的未来,一扫黑暗时的惶惑。生活中,灵魂伴侣能遇到最好,遇不到,至少要找一个能给你正能量的人。你跟他(她)在一起时,能够在历尽艰难的时候坚定信念,在感受美好的时候分享幸福。价值观念的类似比来自性格和性上面的吸引更持久!这个月收到了一些朋友的喜讯,嘿嘿~终于,那个曾经在放学的时候想尽办法走远路回家的小伙伴要成为新娘了;那个大学时候我觉得最不可能为了结婚而恋爱,为了拥有家庭而结婚的雷某人也要结婚了;还有那个我们在朋友婚宴上说好了在她婚礼上要一醉方休的女强人也要生下可爱的**aby了。很开心大家都开始人生新的一页了,能够遇到一个你愿意将自己低到尘埃里去的他,当然,也开始肩负起更多交付一生的责任。
还有个朋友告诉我一个很好玩的理论。她说,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这个世界注定有1%的人是不需要生活伴侣的,因为他们能够强大到不需要通过交换来获取心安,他们也不需要通过既定的生活轨道赢得幸福。很多对人生的疑问都不是个非此即彼的人生命题,他们可以不借助外力来绽放生命的光芒。你会不会觉得这样的人生也很奇妙?!
与**不同,建立在农业社会和血缘宗族**上的**文化是内陆型的。它的**思想是稳定,它的哲学理想是中和,它不是一种进取型,而是一种保存型的文化,‘天不变,道亦不变。’**文化的气质和**文化比起来,显现为一种柔性和韧性。而这种柔性的气质首先就表现在“顺”上,顺应天命任谁也不会陌生。于是,我们就特别容易出现一个特别矛盾的地方:一方面希望自己是独特(与众不同)的,而另一方面为了“顺”要拼命用理性去压抑住张扬个性的层面。千方百计地去观察、揣摩周围,群体认同显然比个人的自我认同来得更重要。而你所在生活圈子的价值观决定了你的未来,因为你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你不想成为一个异类,所以你要用一个“求同存异”的借口安慰自己。生命的**即是如此,每一个人都得经历出生、成长、结婚、生子、变老、**等各个人生阶段。那时候,你一定忘记了,当初你对自己承诺的理想。也一定记不起虽然每个人生阶段都是必定要经历的,可是,你真的不需要只是为了不让家人、朋友失望而跟自己妥协。
当等待变成你生活中非常顺其自然的一部分了,它就变得不那么面目可憎,因为那样等待就不像过去那样只剩下期盼的煎熬,还有无所待的坦然。生命的馈赠会一点点在你心底埋下幸福的种子,慢慢地开出花来。能听岁月如歌,时间流过。那么,你就会把***一轮回的修行变成刹那即永恒的精彩,自然就可能会有“千年等一回,我无悔啊……”的心声。
本文作者:颜一末
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