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背景
这首歌是八十年代末蝎子乐队演唱的,背景是苏联的解体和东西德的合并,导致了原先****国家的青年对前途向往的同时,也存在着迷茫。**的向往是大家的共同愿望,但是太多的现实问题要摆在所有人面前,难免让人有所惆怅。
我本以为几个德国人用英语唱歌会是吐西瓜籽或是咳痰的节奏。
——
第一次听,是在某个叫《疯狂英语》的音像杂志上。黑色的盒子,两盘卡带,似乎是紫色的,二十元。一本黑色的32开杂志,粉***标题,很蕾丝的配色。当时那个初中的小男孩很喜欢那样的颜色搭配……因为喜欢大部分黑色的搭配。
比如黑色背景的一枝血红的玫瑰啊。
比如黑色背景的一片荧光绿的墨迹啊。
Scorpions乐队里的男人们,带着偏口的帽子,蓄着八字须。口哨声,沙哑的嗓音,真的就像风,像晨光,像初秋微凉的矿泉水从脚下开始浸润全身的毛孔。
那是我整夜听的。
那是我整日听的。
听着它解三角函数,听着它写随笔。
那是在午后的七层楼房,阳光透进纱窗印上一墙金黄,我端坐在床沿复读机里回放着卡带上的这首歌。
我想那种回忆里满怀抱昏黄的璀璨就叫经典。
就像我想给你一枝剥去了刺的玫瑰。我想成为一只吸血鬼然后为你初拥。
是那种我愿意在无人知晓时捧你在面前细嗅的事物。全世界只有我懂欣赏才好。我才会说,那是经典。
当然,那是那个时候的事情了。
最开始在电台上听到Jason Mraz的 A Beautiful Mess.
又在傍晚的车里,听到电台上的Iron&Wine的歌。
后来又听到Tamas Wells.
在Ipod上,在CD机上,尽管动圈能像心脏起搏器一样,柔音似水,空寂如雾。却再没有了那种感觉。尽管他们的每一首我都很喜欢。隐隐地有点遗憾。
每次看似漫不经心的攫取,其实都是呕心沥血的找寻。
有次在电视上听到Vitas的声音,然后疯狂地搜索。那个时候难得连上一次互联网,找到的资源也少得可怜。后来下载了他所有的歌来听,听到一首没有歌词的《奉献》。听来那感觉,就像是一个人穿着风衣走在整齐的落叶白桦林里。风从树隙吹过而尖啸,那种孤独寂凉的感觉让人迷醉。那种绝望让人感觉血脉贲张。
前些日子听了一个德**手唱的No One Is There.十足的暗黑。像是墓地地下的阴湿石室里每只鼠妇的唱诗——绝望的饮泣。
这种绝望和孤寂,会更美。
其实不怕没人喜爱;其实现在更愿和人分享我爱的和我脑海里那些经典。你懂、你爱,或许是我们有过相同的见闻才有了类似的口味。
一如你来到我面前,穿过多少灰暗荆棘,只为在我眼前微笑。
那种带血的美丽,我爱。
本文作者:走兔乱步
自视甚高使你分外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