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书,都有一种拿在手上就不想再放下,专注地看完后又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仿佛感觉突然丢掉了什么重要的东西。刚刚看完村上春树的《1Q84》,我反而有一种释然。并不是说这本书有多么压抑,只是它里面的内容和线索有点复杂,让我在看的时候有点难以理清,但急于想看故事情节的发展,一时顾不得慢慢来仔细梳理里面繁杂的线索,以及去认真品味里面人物这里性的语言。相反,内容不但不枯燥,反而很有意思。我对这本书感兴趣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它是以两位主人公青豆与天吾的故事双线叙写的。第一章写青豆,第二章写天吾,第三章又接着第一章写青豆······把他俩的故事交叉着来写。对于这种叙写方式,我之前没有看到过,一开始觉得有点奇怪,因为(一开始)感觉青豆与天吾的故事并没有交叉点,就这样*行的叙写两个人不同的人生故事。但慢慢看着看着,我却对这种叙写方式很感兴趣,让读者看了这个人的故事,下一篇又看另一个人的故事,在下一篇接着上上篇的情节。作为读者,在阅读时需要不时地转换角色,现在慢慢品味起来,觉得这种叙写方式更有它的其妙与独特。这样不仅可以为接下来的情节留一点悬念,给读者留下一点想象的空间,就好像电视连续剧,是分成一小集一小集的播放,而不是像一场电影那样一直放完,即便是综艺节目,**也一样,到了精彩之处插播一段广告,观众尽管内心有点扫兴和不满,但还是愿意等到广告结束,又继续看,依旧对这个节目不失兴趣。广告尽管让人失望,却也给人长期投入于节目中紧绷的大脑一段放松的时间,也会给观众一点对接下来的情节内容或是结果一定的想象时间。与插播广告不同的是,这本小说一个故事结束了,插播的是另一个同样吸引人的故事。这也是我觉得它很别致的原因之一。尽管有很多次故事就在恰到精彩处收尾,我都想越过下一章(另一主人公的故事)接着看这一个故事发展,不过我一次也没这样看过。因为我又想起另一段故事发展到上一篇结尾时,后面的内容也很让人期待。这是纠结复杂的,却又是有趣的。我想如果谁真是把青豆的故事看完了,再从头看天吾的故事,那肯定失掉了大半的趣味。这也是这本书形式逻辑和结构上的魅力所在吧。
除了叙写形式上得魅力,这部小说在内容上也有它吸引读者的独特魅力。刚刚说青豆与天吾的故事是两条*行线,当然,那是我刚开始阅读的感受。但到后来,发现两位主人公的故事的交叉点,那就像是两条开始近于*行的线,然后慢慢*滑自然的弯曲、靠近,在相互弯曲处相切于一点又分开,也不知道在接下来哪处还会再次相切,,或者并为一条直线继续延伸······《1Q84》共有三部,我目前看的只是第一部罢了,看介绍感觉这第一部还是整个故事发展的前奏,情节的**还没到。这一部只是介绍了青豆和天吾的身份背景,一些生活及工作等,随着情节的发展,两个故事因“先驱”这个宗教团体,因为“小小人”开始慢慢靠近,两个曾经是两年的小学同学,长大后却又毫无联系,而且其中一方一直深深爱着另一方的主人公都开始探寻“先驱”“小小人”的秘密。
对于其内容还有一点是时空的转换,里面描述了另一个不同于现实世界的世界。并不是他们所生活的1984年,青豆把它叫做“1Q84年”。
“1Q84年——我就这么来称呼这个***吧,青豆决定,Q是question mark的Q,背负着疑问的东西。她边走边独自点头。不管是喜欢还是不喜欢,目前我已置身于这‘1Q84年’。我熟悉的那个1984年已经无影无踪,今年是1Q84年。空气变了,风景也变了。我必须尽快适应这个带着问号的世界。像被放进陌生森林中的动物一样,为了生存下去,得尽快了解并顺应这里的规则。”在青豆这里首次提到了1Q84,这本书的名字,终于让我对这个之前觉得甚是奇特的名字多少有些理解了。写小说的天吾也在和比自己年长的女朋友的对话中,说自己最近写的小说,是写一个并非这里这个世界中的世界,它有两个月亮,这和青豆在某个夜晚看到两个月亮的夜晚走到了一起。这也正是我说的让我感到有点复杂难懂的地方。里面关于“先驱”这个宗教团体,关于“小小人”,关于“空气蛹”,还有那个叫深绘里的十七岁少女,都给我一种神秘感。就像是一个人很诚恳地向你介绍一种很神奇的东西,他描述的感觉确实很奇妙,也感觉很真实,但你又有些怀疑和不确定。这与魔术不同,魔术尽管让你的眼睛看到了它的神奇,但你很清楚那只不过是障眼法罢了,并不是真实的。而村上春树把故事讲得很细致,让人真的感觉这像是历史,像是真实存在的事,但又使读者感到有点神奇的不可能。这也许就是它吸引如此众多的读者,引起广泛关注的又一魅力所在吧。
这本书还有一个特点是,里面写两位男女主人公的生活,都写了许多男女之事,多少让人怀疑这部书是否有点黄色书籍的性质。但若想到作家的背景(**作家)以及如小说所写的现实中人作为一种生物的生理需要,摆正心态的话,则觉得无所谓了。这对于我个人来说,也算是阅读理解文学作品的一大进步吧。想之前读郁达夫的一些小说,还觉得十分难为情,但后来听老师在课堂上很认真自然地讲他的文章时,到慢慢开始像对待*常的文学作品一样接纳它,因此现在看《1Q84》倒也自然了。
写之前我还在犹豫题目选用怎样的形容词来形容这部作品。不过也只想到“别具一格”“别致”“独特”一类的词,而且我只看了一遍,还是book1,暂时找不到更深层次的词语来修饰它,希望“别致”一词也能引起你对它的兴趣。
本文作者:一缕阳光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