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品
《少年维特的烦恼》(英语:The Sorrows of Young Werther)是第一部让歌德在德国几乎一夜成名的小说。本书于1774年秋天在莱比锡书籍展览会上面世,并在那里成了畅销书。它是歌德作品中被他的同时代人阅读得最多的一本。由此而来的成功给歌德的一生带来了名誉和财富。《少年维特的烦恼》的初版属于狂飙突进运动的风格,而修订版是魏玛的古典**时期的**作品。小说中的主人公——他的行为仅仅取决于他的感觉——是感伤**的**性人物。
1 权杖二
他害怕体育课。要把脚步迈成最拖沓磨蹭的样子,任凭同窗们风一般掠过身边。篮球咚咚咚跳响出征的鼓点,每一记都铿锵,打得心里的不情愿也跟着掷地有声起来。
慢跑落在最后一个,体育老师阴沉的脸上黑白分明地写着,“又是你”。在终点大口喘着气,就瞥见不远处的两人交换了一个嘲笑的眼神。体育课例行的慢跑只占了十分钟不到,意味着接下来的三十分钟绝对是一段漫长又难熬的时光。
无法融入班上的任何一个圈子。其他人对他的轻蔑和不屑在一段时间的潜伏后渐渐大张旗鼓。表现在体育课上就是剩他一个人无所适从,动漫片里友好同窗伸出热情的手这样的情节不会发生在现实中。天朗气清,络绎的操场上伸手也不是,抬腿也不是。这样一个不合时宜的局外人。
2 星币七
他总是囊中羞涩。
班里流行起听广播来,在午休时分塞着耳机收听音乐和故事的队伍很快壮大。某某同窗新入手的迷你收音机得到众人的追捧,不久几乎全班都在用。除了他。他感到很困惑,为什么其他人都能负担起这样大的一笔开资?
所有人都热衷讨论自己收听的电台。没有收音机,似乎就无法加入他们。其实或许有一个办法。在午间戴上耳机,把耳机带埋在衣服里,尽管另一头并没有接上收音机,还是装出收听的样子。
很快就有人注意到,欢呼在心里的声音震耳欲聋。
“你在听什么呀?”对方**咧咧地扯过耳机,连带整条线都掉出了衣服之外。
3 圣杯五
他有暗恋的人。所谓暗恋,就是,移不开眼睛停不下想念,在月球黑暗的那一面拼命滋养着爱的植株,看着它不断长出完整的茎繁茂的枝桠最后开出盛大的花朵,在花影之下他荒唐可憎的渺小身形若隐若现。
暗地里执迷不悔,真正面对时却手足无措,害怕被人看出端倪还要故意装作不在乎,时不时此地无银三百两地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等一转过身,便开始疯狂地搜集她的所有信息。
如此的两面三刀,并且乐此不疲。在她身边潜伏成树木或花草,不动声色,直到指缝间关节里滑腻的青苔蔓延出不可收拾的姿态。似乎再也走不开了,一步也不行。
但是不可能去表白的吧,圣杯想。于是开始捕风捉影,发呆想象。好像顾影自怜的戏子,一人分饰两角。觉得就这样也好。就这样周身包裹着幻觉,就这样把自己浸泡在想象之中。没有出息地,偷偷喜欢她。
4 宝剑一
他成绩很差。也不是头脑笨的缘故,只是不愿意刻苦。每次月考以名次排考场,他总是在最后一个班。胡乱填了选择题便开始发呆,所以基本上是白卷。讲解课分发到卷子,只见老师鄙夷的表情格外明显。
同桌女生也反感他终日一副恹恹的样子,甚至当面表示过厌嫌。
前排转过身询问成绩,伸出手想翻看他的卷子,同桌亲昵地轻轻拍下她的手,说:“他很低啦!”
塔罗游戏
指点迷津的塔罗牌,标示出我们不同的际遇。***来对号入座。当过去已成定局,当下是不如意。问卜未来,虔诚笃定去相信冥冥中的指引,该如何转运呢。
就好像含羞草一样。周身遍布**的脉络与神经,一旦被碰触就蜷缩起羽毛般纤细的叶。性格中有害羞胆小的一面,自尊心也强。人际交往中往往处于被动,惧怕接近生人,不懂得维持笑容,不会寻找话题。他害怕和人打招呼,害怕独自去理发,害怕见客人,害怕人与人交接的各种场合。缺乏待人接物的常识,无法领会生活中的艺术。人们都无法原谅这样的愚笨,于是他吃了很多苦头。
与失败相濡以沫,放眼看去生活尽是灰暗。过分了解了自己的弱点,不是一件好事。当四种花色均揭示颓败的运程,展望前路晦涩,班**也盖棺定论般地评价,“你这人绝对要留级!”
5 权杖四
体育老师把他的表现反馈给班**。
于是课间在教师办公室里找他谈话,接着就被冠以“太内向”和“死气沉沉”。最后下了硬性指标,要他在课上参与体育活动。然后又一节体育课,任然手足无措。班**远远地朝他摇摇头。
6 星币男仆
上学路上就遇见同班同学,硬着头皮打招呼,对方却用诡异的笑来回应。
耳机的事情在班上都传遍了,大家在背后用轻小却清楚声量的叫他“耳机”。
7 圣杯四
班上调换座位,被安排和她一桌。结果对方反对坚决,马上就向班**申诉。
他才知道,原本恬静可爱的脸也可以摆出那样嫌弃的表情。
8 宝剑皇后
和同桌吵了起来,对方极尽词汇之能事贬低他,用了相当难听的句子。虽然不甘示弱地回击了,但是对自身的糟糕影响恐怕比给对方带去的要多好几倍。
结果班上的**众口一词地偏向了同桌,许多人都在安慰她的同时向他投射过来反感的目光。
开牌
以上的形象更像是故事好吧。发生在我们身边某一个灰暗隐蔽的角落,某个阴郁内向又不勤奋的人身上的故事。
对牌面上一一展开的花色诚惶诚恐。
谁也不愿意做这样的人,没有人想要对号入座。
总觉得人类也一样有着向日葵一样的向阳属性。因为自身对快乐,温暖等正面力量的需求,所以不断寻找外界填补。可偏偏有的人,却在这样的过程中还可以为别人提供的养料。他们是追随阳光的向日葵,同时又扮演了别人的太阳,散发阳光的香甜,理直气壮地拥有众人的喜爱。
可要是没有为周围的人制造欢乐的觉悟,就无法受到欢迎啊。
为什么呢?有的人可以一直维持积极阳光的姿态,仿佛已经拥有了直面人生的勇气。他们快活,顺利,熠熠闪光……
把疑问向塔罗牌倾诉。这个问句,由它衍生出无数的谜团。
飞鸟的视线越过绸缎一般却打皱的海和倨傲险峻的重重高山。急切地要寻解答。
就如同一个不合时宜的发言,在流畅的乐章中蹦出外来的一个音符,像是气氛高涨的对话戛然而止,接踵而来的是一阵暗含着恼怒的尴尬沉默。
雨点哒嘀哒嘀纷纷掉落,天空不说话了。花瓣飘飘然出走天际,季风不说话了。草长莺飞,光影交错,阳光不说话。流云莫测,冷暖反复,候鸟不说话。叶的枯黄,雁的迁徙。花香空琳琅,月色自盈缺,所有无人问津的谜团,都仿佛是安心地深眠于黑暗中的丑陋野兽。
后来
这些其实不是故事,而是回忆。
现在的我还年轻,却也不太年轻了。有一天,阔别多年的**学朝我走来,周遭的吵杂慢慢退后变成背景。她打量我一番,然后说:“你变了很多,不过我始终能认出你。”
之所以会对这个场景有长久的记忆是因为,那时候我已经记不清对方当年的长相。要是她不过来搭话我应该认不得了吧,我想。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仍然被记得,这是我最惬意的经历。虽然从未和人谈及,但一直把它留在那里,在那甜蜜的往日里,叫我心驰荡漾。
于是一直记得当时的对话,熟络,自然,气氛融洽。完全不是以前话不投机的摸样。原来我也可以的,可以适时展现微笑,可以开一个恰到好处的玩笑,不再恹恹,而是以一种快活,并且可以带给人快活的形象理直气壮地谈天。
当年那个别扭,悲伤,封闭,不合群的我,也能走到今天呀。
所以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青春时候的自寻烦恼,等后来和别人说当时的矫情,居然引起共鸣。两个人聊起青春期的顾影自怜才发现少年时强言的愁绪都那么相似,可笑当年老是一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架势。
其实,人生的不易半点没尝到,才会有自以为的荒唐情绪。
解答
光阴荏苒昼夜不停歇,那些谜团还来不及被解答就已经失去了鲜活的迹象。飞鸟栖上梧桐树枝。穴居在黑暗里的野兽,呼出清腥的味道。
那些个问句。它在当年那个小小少年的心里隐患一样地存在着。塔罗牌也无法给出解答。可就在数年后,我长到了想起以前那些苍白情绪会羞赧的年纪,每一次回首,都仿佛看到一个迷失,痛苦的“少年维特”。我不知道现在我的心境和人生观是否称得上是更上一层楼,至少,我懂得了快乐,懂得了去做芸芸众生里积极乐观的一份子。
潺潺流过花季雨季的河水还带着点点花瓣,人生的坎坷之路却已然展开。被锁进抽屉那七十八张纸牌,没有人再需要它们了。
属于我的,少年时,年少的烦恼,我不再需要它们了。
本文作者:走失泰勒
春到芳菲春将淡,情到深处情转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