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大家应该是都知道的有非常多的高校,并且在**高校也是很多的顶尖的,像我们大家熟悉的北大清华,复旦浙大,或许很多人都非常的想知道,浙大与清华有没有可比性,是不是有很多的差距。
浙大和清华有哪些差距

浙大与清华都很强,关键看所学专业。
这些学校都很强,但是关键还是看所在的地区,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要求。像山东来说,高考670多分,都报不上浙大。
浙大与清华差距不是很大,只是清华经过历史悠久是才让我们感觉和其他学校似乎有很大差距。其实最近几年浙大变得愈来愈强,几乎和清华*起*坐了。还有就是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的特色专业,想浙大的数学等专业相当强,清华的电子等专业十分优秀。
不过非要比较差距的话,还是可以找出一点来:
一、浙江大学的大类培养模式
相比较于清华大学或者**大学的培养方法,浙江大学的大类培养模式可以说是一把利害均有的双刃剑。真正的有能力的人,在这其中获得收益。然而就如同我们在比较国家富裕程度的时候一般要比较中产阶级。天赋卓然的人在任何的模式下都可能成功,然而天资一般的同学在大类培养模式下,面对更多的课程,会有无所适从的感觉。我个人认为,浙江大学的大类培养模式,过于注重学科交叉。然而学科交叉这一点,我认为应该是一个人在某一个方面至少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之后才能开始,从一开始就进行学科交叉,分散了学生的精力,从而很难把自己本专业内的内容学精。成功的固然更为卓越,但是更多的人却倒在了这一点上。

据说明年开始取消了这一点,再做观察。
Ps:我觉得这一模式的优点是避免了某些同学一上大学就开始放松。其实在浙大,虽然没有人**你自习,但是学习压力其实非常大。
二、浙江大学学生缺乏对未来的规划
浙江大学每年的这个时候会开始专业的选择与面试。我作为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的学生,身边的同学“理论上”是浙江大学最优秀的同学。然而在专业选择中,很多人犹豫不决,很多人盲目得因为自己的成绩高就去报名了往年的热门专业,还有很多人是因为某个专业的老师口才好就报名了这个专业。真正对自己的未来有着良好规划的人,在我看来可能不到三成。当然这也可能是很多大学生的通病。
然而这里就出现了一个矛盾。浙江大学**的选课模式,让你在选课的时候必须考虑到自己的未来可能要用到什么,你在大一的下学期中段才决定自己的未来,怎么改变自己在上学期浪费的时间。当然我自己也没能免俗,在大一的上学期修了工程化学基础这门课…现在看来已经没什么用了。

当然我有清北的同学,清北的同学们普遍对自己的未来有着充分的规划,很多人从一入大学门就开始奔着自己的目标一步一步得走。这和学校所宣传的内容大概有关系。在这一点上,我认为**其他大学,与清华北大的距离,远不止是某个学科的教授质量、科研经费这么简单,整个学校的精英氛围,才是这两所学校笑傲群雄的真正资本。
三、竺可桢学院名为“精英教育”实为“全才教育”
上面讲到了大类培养。其实竺院就是大类培养的极致,所学内容基本上是各个学院同年级所学内容的加强版。(作为一个数学渣学数学分析甲H这门课真的要哭了啊)
对的,每个人都必须学这些东西,无论以后你从事的行业是什么,都必须修这些课程。然而,举个例子,对于学习计算机科学这个专业的同学们来说,与其学习数学分析,不如把时间花在离散数学上研究个透彻。
全才教育的竺可桢学院是一个从骨子里强化了理学的学院。
浙大和清***高校排名分别是多少
综合实力是衡量大学水*的重要依据,近日,武书连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发布,对**721所大学的综合实力进行了排名,清华大学居首,浙江大学、**大学分列二三位。
2016综合实力排名清华浙大北大列前三名

1993 年,在武书连发布的我国第1个具有综合意义的大学排行榜中,**大学获得综合实力第1名。1997年至2010年,清华大学连续14年获得综合实力第1 名;2011至2013年,浙江大学连续3年第1名;2014、2015年,**大学连续2年第1名。2016年,清华大学夺回综合实力第1名。2016 年前10名分别是:清华大学以222.89分获得第1名,浙江大学以221.02分取得第2名,**大学以220.99分屈居第3名。获得第4名到第10 名的大学依次是:第4名上海交通大学、第5名复旦大学、第6名南京大学、第7名武汉大学、第8名四川大学、第9名中山大学、第10名华中科技大学。与上年对照,连续两年进入前10名的山东大学退居第11名,华中科技大学重返前10名。
本次排行榜从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个方面进行考察,其中人才培养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两个阶段,科学研究则涵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领域。
2016**大学综合实力前十

2016教师*均学术水*排名中科大南大浙大列前三名
在 2016**大学教师*均学术水*排行榜上,**科学技术大学以5.3673分获第1名,南京大学以4.8260分取第2名,浙江大学以4.6155分得第3名。获得第4名至第10名的大学依次是:第4名复旦大学,第5名**大学,第6名清华大学,第7名上海交通大学,第8名南开大学,第9名**师范大学,第10名**人民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