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回老家的时候,参加工作的人最常被问到的问题就是月工资多少钱。这个问题让不少人羞于开口, **的员工对薪酬的满意度是非常多的,而且**社会风气攀比成风,让企业和员工同时陷入烦恼之中。那么员工攀比成风该如何才能解决呢?
员工之间攀比成风如何解决?
有关**已表明,现在企业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大多数的员工对于目前企业给予的薪酬不满意。从内部公*角度来看,其中84%的被**者与其他人相比,对自己目前的收入不满意,核心体现在一线部门与职能部门之间的矛盾、不同生产车间之间矛盾;从外部公*角度来看,90%的被**者与外单位的同学、朋友相比对目前的收入不满意;从自我公*角度来看,88%的被**者与工作付出相比对目前的收入不满意。

综合以上员工不满意薪酬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首先,薪酬低于期望值,当员工的薪酬低于他的期望值时,就会对薪酬不满。而这个期望值只是员工个人的自我定位。一般而言,员工往往过高估计自己在公司中的贡献和价值,自然也就有过高的期望值,自然就会有许多人对自己的薪酬不满。
其次,员工不满意的核心原因是目前的薪酬水*没有与企业的整体效益挂钩,没有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增长,薪酬没有定期调整规则。所以薪酬体系、绩效管理体系是否科学合理,也会影响员工对薪酬的满意度。还有精神待遇不满,也会导致对薪酬的不满。主要是指对工作的胜任感、成就感、责任感、受重视、有影响力、个人成长和富有价值的贡献等因素不满。由于精神待遇具有隐蔽性,员工在表达对精神待遇不满的时候,常常会强调对物质待遇的不满。

攀比心理会影响到员工对薪酬的满意度。但是这种现象通过企业合理的、科学的运营管理体系是可以消除的。
首先,具备现代企业运营管理体系的公司都具有一整套适应自身企业战略发展的**架构和岗位设置,同时根据岗位价值评估相应配置合理的薪酬管理与绩效管理**,如果没有具备现代企业运营管理体系特别是薪酬管理与绩效管理**的公司,就没有清晰明确企业内部岗位“权、责、利”及收入分配的合理规则,从而严重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企业的经营业绩。
其次,在现代企业运营管理体系的公司都会根据**架构设置及岗位价值评估设定不同职系、职能、职务、职位的薪酬等级**,并且完善因为岗位晋升、职称晋级、工龄等因素促成薪酬调整的相关配套实施办法。如果因为员工的攀比心理导致对自身岗位薪资满意度的失衡,那么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就必须对该员工进行及时的岗位面谈,同时也要建立健全企业薪酬保密管理**,杜绝员工私下议论、攀比其他岗位薪酬事宜,保障企业运营管理及员工关系管理的“风清气正”。

最后,在现代企业运营管理体系的公司中,为确保薪酬管理体系的科学合理性,杜绝因为员工的攀比心理导致对自身岗位薪资满意度失衡的现象,企业在**架构上设置由经营**负责人为组长、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财务管理部门负责人、外聘人力资源顾问等相关人员为组员的薪酬管理委员会,从而确保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特别是薪酬管理体系能够真正成为满足企业战略发展需要的新常态。
通过这些我们可以看出,影响员工对薪酬满意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要提高员工对薪酬的满意度,企业不仅要有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绩效管理体系,在物质上尽量做到公*公正,还需要多关心员工的精神待遇,毕竟有些东西是用金钱无法买到的,却是最能温暖人心的。
员工攀比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职场新人初入职场,开始靠自己的努力赚钱,有了自己的收入,却往往会因虚荣心而陷入盲目的攀比之中,花钱大手大脚。而现在,攀比之风已经侵袭到很多职场新人周围,使很多职场新人在盲目攀比的漩涡中不能自拔。

工资攀比
应届毕业生刚刚离开学校,步入社会开始工作,工资也就成了同学之间攀比的第一指标。老同学见面,总难免寒暄几句:“你月工资多少?”这个时候,一两千收入的往往会对自己工资难以启齿,闭口不谈;有三千以上收入的,往往比较能够说得出口;而有些能拿到五千甚至更高工资的,无疑会让身边的同学投上“羡慕嫉妒恨”的眼光,而脸上贴金,大出风头。
目前在深圳市一家网络公司就职的员工王胜在向**谈及当初来深圳工作的初衷时,就表示最主要的原因是深圳*均工资水*高。“我毕业后曾在我的家乡黄石工作了半年,但是黄石的工资水*较低,我那份工作每个月只有1100的工资,每每跟同学谈起自己的工资,总会觉得不好意思,再怎么说咱在大学时也是班里的班**和三好学生啊!后来听同学说深圳*均工资挺不错,就来了深圳,现在月收入3500,还行,在同学朋友面前也好开口了。”王胜笑着告诉**。
使用物品攀比

手机、电脑、衣服等使用物品,也是职场新人喜欢攀比的东西。**数据显示,78.3%的人认为手机是职场中人身份的最直接标志,64.7%的年轻人认为,买iPhone的最大作用不在于其本身的功能,而是其时髦与身份的象征。
姚晨熙是深圳市一家房地产公司的文案策划人员,刚毕业不久,月收入3000元左右。姚晨熙现在办有两张信用卡,卡上欠款接近1万。原来,姚晨熙在公司工作了1个月后,为了在同事和朋友面前“有面子”,就买了一台iPhone4换掉了旧手机;没多久,姚晨熙又换掉了在大学用了4年的笔记本电脑;姚晨熙自从工作后,还每个月都固定去商场买衣服,工作以来花在衣服上的开销加起来也有2000多了。“姚晨熙在学校的时候可不是这样,她们家里并不是很富裕,在学校就连吃一顿饭她都很节省,常常就是青菜+青菜。可工作后,跟她逛街买衣服,她就常常说没有牌子的衣服他不要。”姚晨熙的大学同学向**透露。
过年攀比

春节回家过年,本该是祥祥和和、快乐喜庆的日子,却也成为了无数职场中人攀比的战场。年后,很多职场新人纷纷抱怨,自己辛辛苦苦,打拼一年积攒下来的钱,就在春节那么短短几天,全部用光了。
深圳市一家广告公司职员秦岚岚在自己的微博上贴出了过年的开销:从深圳到家乡柳州的往返机票,两张打完折总共1774元;给父母的新年礼物,1000元;自己的新年衣物,800元;给亲戚的压岁钱,2100元;春节期间同学聚会开销,3000元……全部此次春节过年累计消费金额,9000多元。
“北漂”李民表示,自己现在是有工资的人了,过年回家一趟,为了在亲戚朋友面前有面子,出手就是一百,有些红包甚至给了上千元,粗略算了下今年过年大概发出去的红包就有差不多8000元,过年真是“过劫”啊!”
就职于迅雷公司的员工小**示,今年自己不回家过年,就是因为回家过年一趟需要太多的开销,自己“伤不起”。
专家提醒

职场新人,本该是血气方刚,为事业拼搏奋斗的年龄,却常常在初入职场不久,盲目攀比,于眼花缭乱的纷繁社会中沦落为金钱的**。对此,职场专家表示,这种盲目攀比的行为用专业术语可以解释为“攀比症”,这属于一种典型的职场“孔雀心理”。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职场新人一旦在待人接物时形成了职场“孔雀心理”,就很容易陷入无休止的攀比状态,在职场中处处争强好胜,时间长了,就会导致心理失衡,严重影响身心健康,也会因此使人“负债累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