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融”是传说中的古帝,以火施化,号赤帝,后人尊为火神,《山海经·大荒**》中记载:“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祝融生**长琴。”
祝融是“光融天下”的意思,神话传说中的火神祝融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已经逐步演化成了司火的官职名称,《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中记载:“火正曰祝融”,火正就是掌管火的**。
关于祝融的典故:
燧人氏发明了钻木取火,但人们有了火种却不会保留和使用,后来祝融发明了使用火和留火种的方法,黄帝就封他为主管火的正火官。后因祝融对南方的情况比较熟悉,又派了他到衡山附近做司徒,死后葬于衡山,故南岳衡山就是祝融的道场。
最早记载祝融传说的历史文献,是我国的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郑语》,书中记载了周幽王时期的周朝史官史伯,在周幽王末年,和郑桓公的一段对话:“且重、黎之后也,夫黎为高辛氏火正,以淳耀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其功大矣。”
本站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由用户上传分享,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文章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