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农历七月十四是中元节。
中元节是道教的一种说法,民间也称为七月半、七月十四以及祭祖节等,而佛教则称为盂兰盆节,在节日的这一天,人们通常会带上祭品到坟上祭祀先祖,和我国传统节日清明节上坟有相似之处。
**古代将一年分为了“三元”,以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别称为“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赐福,中元是地官赦罪日,而下元则是水官解厄日。
中元节的诞生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的时祭,七月属于吉祥月、孝亲月,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祝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祭祖,向祖先报告秋成。这个节日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祭祖尽孝。
在《易经》中,“七”是一个变化的数字,属于复生之数。《易经》:“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七是阳数、天数,天地之间的阳气绝灭之后,经过七天可以复生,这是天地运行之道,阴阳消长循环之理,民间选择在七月十四(二七)祭祖与“七”这个复生数有关。道教的中元节与佛教的盂兰盆节设在七月十五日。
七月十四或者七月十五祭祖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以及**华人地区的传统节日,与除夕、清明、重阳节均是**民族的祭祖大节。
随心一句: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耕耘一分才。
随心一句: 心怀希望,做一切自己想做的事情,年轻就是不怕折腾,在朝气蓬勃的岁月里,挑战自己!我能!
本站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若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分享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