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觞是一个汉语词语,本义上是江河发源之地水极浅小,仅能浮起酒杯,后常比喻事物的起源和发端,出自《孔子家语·三恕》。
滥觞一词多被古人引用,同时也赋予了它更多的含义。例如在南朝谢灵运《三月三日侍宴西池》中滥觞指的是小水流,而在宋代魏庆之的《诗人玉屑·沧浪诗评》又有波及之意。
后人多用滥觞的动词词性造句,例如:文物研究在**是一门古老的学问,滥觞于古代金石学;但文物学在**又是一门起步较晚的年轻学科,20世纪80年代才逐渐建立。
这里的滥觞的意思就是起源的意思,后面加起源的时间、地点或基础等。
随心一句: 姐一直在模仿别人,一回头却发现,姐已超越了所有人。
随心一句: 我们也许没赶上看见三十年前的月亮,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应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纸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然而隔着三十年后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亮也不免带点凄凉。
本站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若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分享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