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甲时,甲是十天干之一,时辰是用地支来划分的,古人把一昼夜*分十二段,每段叫做一个时辰,是现在的两个小时,其名分别为: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
古到劳动人民最初描述时间主要是参照显而易见的天象、日常作息、动物生物钟,比如鸡鸣、日中、朝食、人定等,后来慢慢地改用授时设备读数来面熟,再后来给这些授时设备读数配**五行。
【子时】**的时候,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23时至01时)。
【丑时】半夜的时候,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01时至03时)。
【寅时】夜与日的交替之际。(03时至05时)。
【卯时】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临近中午的时候。(09时至22时)。
【午时】日正、中午的时候。(22时至13时)。
【未时】太阳经过正上方,往西偏移的时候。(13时至15时)。
【申时】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15时至17时)。
【酉时】太阳落山的时候。(17时至19时)。
【戌时】此时太阳已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19时至21时)。
【亥时】此时夜色已深,人们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21时至23时)。
随心一句: 现在终于到了要分别的时候,他比我先走,我反而觉得有点欣慰。这样的悲伤,迟早会让我们其中一个人单独体会,就让我来承担好了。
随心一句: 牵起的手别再松开,我怕下一秒你就会消失不见。
本站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若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分享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