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奶的症状主要表现在会涨奶,**会水肿,还会造成妈妈发烧,导致乳腺炎,宝宝在吃奶的时候也会因为堵奶吸不出来进行哭闹,堵奶的话一定要及时解决。
1、涨奶。在非堵奶的时候,乳汁的会很容易被吸吮出来的,此时乳管内是毫无障碍的。如果乳管内出现了障碍物(奶块),那么就会造成**内压增强,在吸吮的时候就会费很大的力气。
2、水肿。当乳管的压力增加,那么乳管就会变粗增大,于是就出现了**水肿。
3、发烧。当堵奶的面积比较大,而且堵塞部位较深的时候,很容易造成妈妈发烧,此时很可能因为堵奶造成了乳腺炎。
4、宝宝哭闹。在宝宝吃奶的时候,如果觉得宝宝吞咽的声音变小,而且吞咽的速度减慢,那么也可以判断出**堵奶了。当然宝宝在吃奶后依然会哭闹,表示他根本没有吃饱,而妈妈依然觉得涨奶,那么就更进一步的说明堵奶了
1、让宝宝吃奶或者用**器
及时将乳汁排出来。宝宝吃奶的时候让他的下唇对准肿块,因为下唇的吸力更大。在宝宝吃奶或者用**器**的同时可以用手或者梳子朝着**的方向进行按摩,加快奶排出。有的人可能试过让老公帮忙吸,我想说这种方法效果并不好,因为吸吮是婴儿才有的本能,老公们并不会吸啊有没有,通常吸了半天一点没吸出来。**这件事上,还是宝宝专业。
2. 用土豆片冷敷
堵奶情况较轻,结块小,没有发烧,可以试试用卷心菜和土豆片冷敷一下。也可用冷毛巾和冷敷袋等。传统观念可能认为堵奶了需要热敷,实际上冷敷的效果更好。长时间的热敷可能加重**肿痛,导致堵奶加重。冷敷的时间每次20分钟左右,可以每隔2-3小时冷敷一次。一般症状较轻的话,冷敷几次配合宝宝吸吮就能逐步缓解堵奶症状。
3. 口服蒲公英颗粒
配合使用中医通乳贴。如果堵奶较严重,自己处理没有好转的迹象,就需要口服消炎类中药比如蒲地蓝,同时配合贴敷中药通乳贴。这类中药贴的主要成分一般是蒲公英,桃仁,川芎,没药等,妈妈们可以放心使用,不会对乳汁产生影响。
1、堵奶期间少喝发奶汤,饮食注意清淡,多喝开水以稀释新奶。
2、如果宝宝长时间不喝奶,或者是妈妈母乳较多宝宝喝不完,应该及时**排空,养成定时**的习惯
3、一旦发现不适,就要热敷**,做一些急救措施。如果自己处理不好,就要及时就医,千万不要自己乱揉,以免二度受伤。
1、根据宝宝需要随时哺乳,每次在哺乳后应将乳汁排空。
2、应采用正确的哺**式,一般常用的有坐式、侧卧式、环抱式等。
3、哺乳时不要让宝宝过度牵拉**,每次哺乳后,用手轻轻托起**按摩10分钟。
4、内衣应选择松紧合适,有较好提托效果的。
5、注意宝宝的口腔卫生,如果**有破损,应及时停止喂奶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