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要领》原本是王羲之家藏的字帖,被前人奉为《草书正法》,因刻石久佚,拓片残损,现总共有255张图。《草书要领》一帖分为仁、义、礼、智、信五集,共辑草字三千八百六十三个,并多附有楷体、篆体,草正对照适合临摹和学习使用。
草书是为书写便捷而在隶书的基础上演变出来的一种书体,始于汉初,其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
草书可分为章草、今草、狂草三大类。章草笔划省变有章法可循,**作有三国时期吴皇象的《急就章》;今草不拘章法,笔势流畅,**作有晋代王羲之的《初月》、《得示》;而狂草笔势狂放不羁,是完全脱离实用的艺术创作,**作有唐代张旭的《肚痛》和怀素的《自叙帖》。
本站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由用户上传分享,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文章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