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在发布会上正式开启了手机品牌跨界智能纯电汽车行业。宣布正式进入造车产业!今天就为大家分析一下小米造车的前景如何,包括小米造车可能遇见的问题!为大家详细的分析一波!想要了解小米造车的各位,不防一看下去吧!
雷军直接官宣要造车,吃瓜群众看大型打脸,也极有可能是“双簧”效果。毕竟小米在推广上一直比较节(kou)约(men),要出效果这也是用过了的,比如之前雷军曾说小米五年内不考虑上市,后来在2018年年中就上市了。计划赶不上变化。
做不做电动汽车已经成为很多互联网流量型公司考虑的问题,实际上,小米迟早要造车,雷军要造车的理由比许家印和李彦宏还要迫切一些,不是不会做,而是不得不做。
1、机品牌进军汽车的行业认知门槛和重新定位难度是史无前例的,小米营销优势会失灵
在人们心目之中,汽车是一个民用工业量级的峰值,必须要专业,没有哪家汽车厂商还做着其他日用品市场销售,奔驰宝马奥迪特斯拉都没有做到,可能唯一有借鉴的是比亚迪,但其本身就是做实体工业生产线和电池起家的。
再加上小米本身是卖得很好的牌子但它不负责为用户提供有逼格炫耀感,汽车是一个高度强调品牌荣誉与鄙视链的,甚至在豪华品牌上,汽车本身就是一个标可以买10万-20万的,比如奔驰的标就是奔驰S级以下所有汽车的核心竞争力;比如雷克萨斯就动力总成和三大件基本和丰田的产品可以对应起来,但是价格就是贵了25万左右,卖汽车就是卖标的,这基本上成为手机厂商做汽车最大障碍,尤其对于小米来说更是如此。
2、小米在竞争高度激烈的汽车市场很难复制性价比奇迹
之所以被一部分欢迎是希望雷军能够把汽车价格打下来,让**年轻人都拥有一辆车,过上有车生活,就像他们多年前希望雷军进军房地产一样。
但事实上,汽车只要不追求豪华品牌,其实是并不贵的,甚至在一些三线城市一个车位都卖出了12万,比车还贵;这使得很多年轻人在买车之前会先买房,所以压力你懂得。
**的吉利、长安、长城、奇瑞等深耕多年实际上主打车型基本上是10万左右的A级车,在小米手机接近上万的情况下,小米即使做另一台五菱宏光MINIEV与之抢市场,以五菱的品牌、市场优势积累了十多年就连特斯拉也很难讨到便宜,况且特斯拉本身就是要做新能源汽车领域大众或福特,把汽车买成大众消费品而不是要做成豪华智能车,这与小米本身必将迎头相撞。
3、小米爆品模式很难长期战略投入去支撑研发核心技术,缺钱卡脖子会是一大问题
造车是一个重资产领域,尽管小米宣布未来10年投入100亿美元造车,但这个费用对于新能源造车行业来说并不算多;蔚来在2018年至2020年净亏损376亿;特斯拉连续亏损十多年,他们烧的很多都是各个投资机构的钱,而这些钱主要投向了工厂硬件投入、三电系统研发以及自动驾驶技术升级以及自身市场体系服务体系的搭建;亏损的钱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壁垒。比如人们一提到蔚来就会想到其换电站,一提到特斯拉就会想到自动驾驶技术,一提到比亚迪就会想到刀片电池,有了核心技术才不会担心被卡脖子。
造汽车本身比造手机显然难度更是高出N个量级,涉及的供应商更多,而核心供应链的缺失必然会影响品控和产品力,因此单从与其他汽车厂商技术研发和制造能力上而言小米汽车依然缺乏“杀手锏”,这一点实际上落后于拥有在自动驾驶领域深耕的百度,当然烧钱做车陷入百亿亏损的贾跃亭还是好一些。
现在能够寄托希望的小米卖点是重新激活手机用户,从手机互联网、家联网、物联网到车联网进行打通上想办法提升用户体验,当然在用户隐私保护和安全保护上未来还有很多的实验还需要进行完善,做软件是小米的优势,但小米在汽车领域是否比苹果更有突破,的确是很大的挑战。
小米是手机品牌进军智能纯电汽车的公开化,但以小米为**的手机厂商会面临品牌营销关、产品研发与资金关、市场销量与毛利关,成为市场**者时机已经消失,只能说拿到了入场券。小米的入局对**汽车工业是一大利好,我国的制造业基础较好,相应的自动驾驶在L2级别相对成熟并得到了应用,再加上互联网和资本投入,汽车智能化纯电化进程加快。**市场是全球最大的年轻人消费市场,至少还有一半人没有车,潜力巨大,但如何克服上述的障碍,如果手机厂商能在智能汽车占据一席之地,这将是一个经典商业奇迹!
随心一句: 人山人海里,能让我一不留神就想起的人有且只有你。
随心一句: 妈妈,您总是指引着我走向正确的路……谢谢您,我的好妈妈!妈妈,小小屏幕,怎能诉出我对您全部的爱,只想发自内心地对您呼唤:妈妈,我真的感谢您!
本站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若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分享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本站立场。
希尔顿榨汁机XZ0007主打渣汁
联想拯救者电竞手机2Pro在一众
小米22Pro基本上作为旗舰的典
小米笔记本Pro 15在2021
最近卡西欧推出G-Shock系列
荣耀*板V6是荣耀旗下非常受欢迎
小米mixfold只能说是小米的
OPPO Reno6 Pro+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