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是一种日常的食用调味品。适当地添加可以增加菜的口感。当婴儿出现胃口不好不愿吃饭时,就会在菜中加入多些味精,使饭菜味道鲜美来刺激宝宝的食欲。宝宝食用味精对于宝宝的身体健康发育有哪些影响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
研究发现,味精进入人体后,能使血液里的锌转变为谷氨酸锌,从尿中过多地排泄到体外。锌是人体内重要的微量元素,具有维持人体正常生长发育的作用。所以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这要从味精的成分说起。事实上,我们日常烹饪所用的味精,成分就是含量大于 99% 的谷氨酸钠。谷氨酸是一种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 20 种氨基酸之一,只要食物中含有蛋白质,就含有谷氨酸。但是结合在蛋白质中的谷氨酸是没有味道的,只有当谷氨酸游离出来时才能刺激舌蕾上的鲜味受体。
因此我们吃生鸡肉并不会觉得鲜,只有把鸡肉炖熟了、谷氨酸游离出来了,鲜味才跟着出来。谷氨酸由酸变成盐时更容易电离,也就更有鲜味,因此往鸡汤中撒一点盐,味 道尤其鲜美,因为这时候鸡汤中有大量的谷氨酸根离子能和鲜味受体结合。同样,酱油、***、葡萄汁等食物之所以让人觉得鲜美,就是因为含有游离的谷氨酸。 更简单的增鲜办法是撒上谷氨酸钠,也就是味精。
味精是一种常用的烹饪调味品,做菜时放入少许味精,不仅可以调味,而且可以增强大脑机能。
这是由于味精所含的谷氨酸钠,在消化过程中能分解出谷氨酸。后者在脑**中在以维生素B6为辅酶的谷氨酸脱羧酶的催化下可以变成δ-氨基丁酸,它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它生成不足,容易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过度兴奋,如出狂躁或者抽搐。
因此,适量吃些味精,对于维持神经系统的功能是有益的。
但是味精吃多了,对人体同样是有害的。有很多人有这样的经验,那就是在暴食佳肴后,容易出现头晕脑胀,上肢麻木、心悸气短等症,此即所谓的"醉食",主要原因也是肉类和味精中过多的谷氨酸在作崇。正如上文所述,谷氨酸经胃肠道吸收进入大脑后,在脑**的局部产生抑制性神经递质δ-氨基丁酸,调节大脑正常功能,但是谷氨酸过量则δ-氨基丁酸生成过多,大脑抑制性神经递质占上风,各种神经机能就会处于抑制状态。
如果婴幼儿一旦缺锌,味觉便会迟钝,甚至讨厌,久了就会造成智力减退、生长迟缓、晚熟等等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