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春节有一个习俗,那就是贴福字,那么你知道帖福字有什么含义呢?过年的时候贴福字为什么要倒着贴呢?贴福字都有哪些讲究呢?如果现在还不知道朋友让小编来给大家讲解一下吧!
过年为什么家家都贴福
据《梦梁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旭,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
文中的“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
专家说,贴“福”字是为祈祥求吉。据传说,民间贴“福”字之风开始于姜太公封神之时。各路神仙分派妥当之后,姜太公的老婆也来讨要神位,姜太公无奈。
便把她封为“穷神”,并规定凡是贴了“福”字的地方不能去。于是,老百姓便家家户户贴“福”字,燃放鞭炮,驱赶这个不受欢迎的“穷神”。
但这毕竟只是民间传说。据有关资料记载,**的“福”字历史悠久,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周青铜器铭文上,即已有不同结构的“福”字。
此后随着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字体的出现,“福”字书法越来越多,越来越艺术化,后人集书的《百福图》《千福图》则集中了“福”字的各种写法,让人美不胜收。
民俗专家指出,“福”字含有四种意思:一是“寿”,即长寿,长命百岁;二是“富贵”,即财多物丰;三是“康宁”,即健康无疾患;四是“德厚”,即德善有道。
福字为什么要倒着贴?
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祝愿、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福”字倒贴这一风俗最早不会早于明朝初年。关于倒贴“福”字的来历有以下三种有趣的传说。
1、恭王府说
第一种恭王府说。清咸丰年间的一个春节前夕,恭王府大管家为讨**欢心,写了几个斗大的“福”字,叫人贴于库房和王府的大门上。
有一家丁因目不识丁,竟将大门上的“福”字贴倒了。为此,恭亲王的福晋(妻子)十分气恼,欲鞭罚惩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