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山西中部的一首民间小调,又名《苦伶仃》。在一些民族或地区的民歌中,有一批专门歌颂当地自然景观、历史名胜的曲目,如汉族的《无锡景》,藏族的《日喀则》,蒙古族的《辽阔的草原》等,《交城山》也属此类。不同的是,前者大多以赞美的口吻历数本地区的景物与特产,音乐是明朗、欢快的;而《交城山》的三段歌词,首段埋怨水的不公*,第二段为茶饭粗淡**,第三段为交通叫屈,似乎穷山恶水无从赞颂。然而,如若细细吟品,又能听出“抱怨”表层下的那份对故土的深切眷恋,而恰恰也是“灰毛驴”、“山药蛋”、“莜面”才是交城的真貌,才能**这里的地域文化精神。多年来,这首民歌不仅山西人爱唱,外省区的人也爱听,其根本原因,恐怕与它从头到尾所散发的“土”气有直接的关系。这首小调的旋律有鲜明的晋中特色,富有歌唱性的曲调几乎一气呵成,四度、五度、六度的跳进音程多次出现,使旋律起伏跌宕、委婉曲折;每个乐节的起始音都用调式主音“Sol”,使全曲的音乐性格鲜明而稳定。20世纪40年代以来,《交城山》的曲调被多次配上新词而广为流传,如《左权将军》、《歌唱英雄刘胡兰》(略有改编)、《妇女**歌》等等。
转自《乐谱库》
本站上传
版本三:选自《简明民族音乐教程》
版本四:选自山西省音乐舞蹈研究所编著《山西民歌300首》
交城山简谱(又名:苦伶仃) 民歌曲谱格式:简谱。来源:《**曲谱网》。上传:秋叶起舞。日期:2010-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