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对于美食的文雅称呼有三牲五鼎、雕盘绮食、珠翠之珍、山珍海味等。三牲五鼎的意思是形容食物丰富美好,祭品丰盛,最早出自《琵琶记·蔡公逼伯喈赴试》中的“三牲五鼎供朝夕,须胜似啜菽并饮水”;雕盘绮食指的是精美的食物和器皿,最早出自唐朝诗人李白《扶风豪士歌》中的“雕盘绮食会众客,吴歌赵舞香风吹”。
珠翠之珍的意思是指水陆两地所产的美味食物,出自于三国时期文学家曹植《七启》中的“山鵽斥鷃,珠翠之珍”;山珍海味指的是山野和海里出产的各种珍贵食品,也具有菜肴比较丰富的意思,最早出自唐朝诗人韦应物《长安道诗》中的“山珍海错弃藩篱,烹犊羊羔如折葵”。
除了以上的称呼以外,古代还有很多用来形容美食的词语,如垂涎三尺、口齿留香、秀色可餐、爽滑酥嫩、回味悠长、唇齿留香等。
本站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由用户上传分享,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文章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