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明朝来,有几个职业是非常出名的,**、**、锦衣卫,这几个职业都在明朝这幅画卷上留下了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但今天小目要说的,却是在明朝被普遍忽视的一个职业,这个职业是——和尚。
明朝的和尚相对来说是比较低调的,你很难从明朝的记载中看到和尚的身影。但凡事总有意外,今天我就要说一个特殊的例子,有一个和尚,以一己之力改变了大明的格局,更受到两代**的推崇,算命先生说他嗜杀,他却高兴异常,他的法号叫道衍,当然了,他还有一个更响亮的名字——姚广孝。
聊聊这个神奇的和尚吧。
姚广孝是个不一样的和尚,他比朱**只小七岁,同样出生在**的元末年间,在朱**等人风风火火的闹**期间,姚广孝在苏州妙智庵出了家,想必姚广孝也是个穷人家的孩子,没钱娶媳妇,恰逢乱世,找个避难所而已,出家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姚广孝不是普通人,他可不是每天敲钟念经,相反的,他对佛经其实并不怎么感兴趣,反而对道家、儒家、兵家,乃至阴阳之术颇有研究,除此之外,姚广孝也很注意人脉关系,经常出去结交一些名士,为自己以后做准备。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姚广孝是不甘于做一个普通的和尚的,只是这个时候,他还没有自己的理想。直到他遇到了另外一个人。
这个人是谁呢?朱棣。一开始的燕王,后来的永乐大帝。
那这两个人是怎么认识的呢,这还得谢谢朱**。
马皇后去世后,朱**感叹生老病死的可怕,为了护佑家人**,挑选很多高僧随侍诸王(儿子们),为他们诵经祈福,姚广孝就在这批高僧之列。
之后就是“相亲”阶段了,当姚广孝第一眼看到朱棣的那一刻,姚广孝的眼睛里就放出了光彩,姚广孝终于知道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了,他要辅佐这个人成就帝业,因为精通阴阳之术的姚广孝,看出了朱棣的不凡,朱棣,你注定不是普通的藩王!
跟着朱棣回到属地的姚广孝,时常出入燕王府和朱棣密谈,谈什么呢,争皇位。
之后的事情大家就都知道了,**朱标死,皇孙朱允炆被立为**,后朱****,朱允炆继位称建文帝。建文帝继位后最先干的事情就是削藩。朱棣叔叔,你在外面当藩王够辛苦的了,回家种种地休息休息吧!
不反不行了。
姚广孝终于等到了朱棣谋反的这一天,开始吧,未来会属于你的。
朱棣以“***”之名,正式开启了自己的谋反大业,姚广孝和朱棣的儿子被留了下来看守老家北*,老子出去打天下去了,你们把家守好!
果不其然,在朱棣把大部队拉出去之后,就有人来攻打朱棣的老家北*了,人数么,不多,几十万是有的……
朱棣的儿子朱高炽紧张的看着身旁的和尚,姚广孝微微一笑:“放心,有我。”
用尽奇谋,姚广孝带着朱高炽守住了北*,一直等到朱棣的大部队归来。
之后,姚广孝帮朱棣确定了作战目标,不要把战线拉太长,直取京师!拿下京都,你就是**!
朱棣听从了姚广孝的谋略,轻骑而出,一路势如破竹,顺利渡江包围京城,朱允炆于宫中放火下落不明,朱棣入京,***诞生了,以后不要叫我朱棣,要叫我永乐大帝。
继位之后的朱棣,自然忘不了那个和尚。是他,给了自己**的信心,是他,在重兵围城之际,以一己之力守护住了城池,姚广孝,重重有赏。
朱棣继位后,曾希望姚广孝蓄发还俗,并承诺给他府邸、美女、宫女、财富,但朱棣的承诺却遭到姚广孝的拒绝。姚广孝已经当了几十年和尚,他习惯了,况且,他心中的理想已经实现,这些东西,都只是过眼云烟,浮云而已。。
姚广孝白天穿官服上朝为官,晚上换回僧服为僧,不贪图身外之物,自修其身,深得**敬重。苏湖赈灾期间,姚广孝港式将**赏赐的财物全部拿出分发乡人,帮其度日。
从这个层面上看,姚广孝是个好和尚,但谁又记得,这个和尚,是从**堆积的战场中,一路漠然走过来的呢?
永乐十六年,八十四岁的姚广孝去世,朱棣宣布废朝两日,只为安葬姚广孝,追封起为荣国公。
六年后,朱棣**,**朱高炽继位。没错,就是那个和姚广孝一起坚守北*的朱高炽。朱高炽绝对忘不了北*的那一天,城外几十万大军令人窒息之际,耳边响起姚广孝的四个字:“别怕,有我。”
继位之后不久,朱高炽就在姚广孝去世***纪念日里,亲自为其写祭文,盛赞姚广孝有功于朝,并特命将姚广孝配享明太宗庙庭。
配享庙庭,应是姚广孝作为朱棣谋臣的最大荣誉。通观明太祖,太宗开国两朝配享太庙名单中,十六位功勋自中山王徐达以下,皆为出生入死的武臣。以文臣位列功臣配享之次者,仅有姚广孝一人。由此可见姚广孝在明初的特殊地位。